close
伯牙绝弦.jpg

星期六上“阅读教学”时,导师提到「话说知音」。

作者林非写的「话说知音」被编入2002年的高考,
他对“伯牙绝弦”有另一面的看法。

作者认为像伯牙这样的琴艺,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,
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、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?
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,
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?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!

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,
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,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,
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,不能动摇和沉沦。

大凡能用声音、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,
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,昼夜都不能停歇。
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,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,
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,
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,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无论时代如何变化,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一些最本质的东西在不断的传承着。
中华文化说明教育在传承传统道德中,扮演重要的作用。

的确,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,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。
但是,为什么不去想想如何熏陶出第二个、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?
却选择了碎琴谢知音?

东方文化带着浓厚的道德伦理情操概念,
而西方文化注重的是个人的独立及思想开放及创新。

偶尔,我的确有想过,自己坚持的信念及宗旨到底对不对?
或许不是对不对的问题,而是适宜不适宜的道理。
经过了很多,也看透了很多,有些信念变得薄弱了、
有些坚持变得动摇了、有些不屑竟纳为考量中。。。

导师还提到每一篇文章,都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。
文章必须带出作者想传达的讯息,而非不知所谓。
写了一大段,想表达什么呢?
不就是我变了吗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iaoy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